用科技力量赋能安全用数据力量驱动管理
你是不是也觉得,在安全管理上,钱花了,制度定了,狠话也说了,但下面的人就是不上心?安全检查一来,全员“演戏”;检查一走,一切照旧。
2025年9月29日上午,鹤壁市山城区鹤鑫化工有限公司发生有害气体中毒事件,5人经抢救无效死亡,1人重伤、生命体征平稳,2人轻伤。事发后,迅速启动应急响应,组织应急、环保、卫健等方面,开展人员救治、关停生产设备等工作。在专家指导下,现场处理完毕,初步判断为硫酸中转罐硫酸外溢,流入厂区化粪池后产生有毒...
在《平凡的世界》里,双水村面临的生猪交售任务,是一个典型的“上头一句话,下面跑断腿”的场景。书中用了一个词“谈猪色变”,把猪称为“老祖宗”。
我们所有人都听过一句话:“坚持就是胜利”。这几乎是一个老生常谈的道理。我们相信,一件事只有坚持到底,才可能成功;即便最终失败了,那也是竭尽全力后的结果,而不是中途放弃的遗憾。
在网球场上,面对一个击球软绵绵、跑动慢吞吞的对手,心里暗自窃喜:“这局稳了。”结果呢?你被对方那些“不上台面”的高球、诡异的节奏变化和顽强的防守磨得心烦意乱,最终爆冷落败。赛后,你懊恼地一拍大腿:“我实力明明比他强!”
上一篇文章,我们探讨了不可小觑“软实力”的智慧。旋即,一个更尖锐的问题浮出水面:“所以,硬实力到底还重要吗?我若天赋有限,苦练硬实力岂非事倍功半?而那些天赋异禀的人,又该如何自处?”
在现代管理中,我们常常面对一个核心命题:管理者如何真正“成事”? 这个“事”,不仅是完成工作任务,更是推动团队成长、实现组织目标、并在过程中成就自我。Go-RISE 提出的“管理者履职行为模式”,正是对这一命题的系统回应。它融合了自我管理与工作及群体管理两大能力,形成一个可持续、可复制、可提升的行...
10月9日至10月31日,国务院安全生产委员会办公室将通过互联网、电话、信件等3种途径,受理群众反映和职工报告问题隐患线索。受理范围主要包括:涉及安全生产相关的重大问题隐患、安全生产非法违法行为等,同时受理有关部门和企业一线干部职工反映各级各部门在落实安全生产责任上存在的问题、加强和改进安全生产工作...
某工厂厂长曾要求班组每天6:30下班前必须做完卫生。但员工到点就着急回家,普遍比较抗拒——要么随便应付,要么干脆不做。 后来厂长调整了策略:下班时间改为6:15,但额外给出15分钟专门做卫生。这15分钟完全由员工自主掌控——做得好,提前走;做得慢,晚下班。 结果,卫生情况明显改善,员工也...
沟通,是中国企业出海过程中最容易被忽视、却也最关键的软实力。 它不是“会说外语”那么简单,而是一种愿意打开自己、理解他人、并在对话中推动共识的能力。
近日,全国安责险工作座谈会在广西南宁召开。会议围绕落实新修订的《安全生产责任保险实施办法》,总结今年以来工作,分析面临形势,部署下一步重点工作,推进安责险事业高质量发展。应急管理部党委委员、副部长胡明朗出席会议并讲话。
下面的文字基于最近得到一个巨大的反馈:GORISE落地后,组织在风险辨识上有了创新性的尝试并取得了良好效果。三管三必须的原则下,班组长的核心能力必须主动地带领团队持续识别属地内风险并不断尝试风险管控措施升级。该组织将班组长“风险识别效果”与晋升机制绑定:即在连续三个月内如果不能在信息化系统内提交“识...
在安全生产管理中,数据指标常被视为考核的标尺。但你知道吗?指标驱动行为的力量,远比我们想象中更加丰富和精妙。 开展事故前调查时,要永远记着一句话:“小诀窍,大改变”!
在我们每个人的成长历程中,总会遇到那些令人犹豫不决的关键时刻:选择什么专业、从事什么职业、是否转换赛道、如何应对重大挫折。这些“坎”面前,我们的思维方式往往决定了未来的道路。
最近与企业家们交流安全生产时,我们达成了以下共识:卓越的组织治理是打造百年基业的基石。而安全生产水平,恰恰是检验这块基石是否牢固的“试金石”。它不仅是最短的那块板,决定了企业生存的“容量下限”;更是一种强大的“管理范式”。对安全管理系统和思维的投入,其回报远超避免事故本身。它通过引入系统性思维、过程...
在日常管理尤其是安全管理中,我们常常依赖数据来判断表现、进行评估。但你是否想过,有些数据即使不纳入考核、不做激励,也能产生强大的行为驱动力? 最近在一次与企业朋友的交流中,我突然意识到,在事故前调查与行为辅导过程中,有一个模块虽然讲得不多,却非常关键,那就是——数据。更具体地说,是其中一类常被...
在我们很多人的印象中,企业安全生产靠的是“制度”——一套严格的操作规程、检查流程和应急预案。我们设计了完美的程序,希望员工按部就班地执行,以为这样就能万无一失。
多年来,亲身推动和参与安全征程的实践让我深刻体会到,这项工作的意义远不止于安全绩效的提升。许多企业在推进安全征程的过程中,不仅安全事故率显著下降,更令人欣喜的是,设备管理、质量管理等环节也同步实现了明显进步。
在上篇文章(老子一句话,说透了安全生产管理的终极智慧 | 安全之道)中,我们谈到老子“反者道之动,弱者道之用”的思想,是安全管理的核心智慧:既要逆向思维,对抗系统的自然熵增;又要柔性领导,激发团队的向心力。许多朋友追问:道理懂了,具体该怎么做?今天,我们就将这份千年的哲学智慧,落地为两套可执行、可练...
批评一个组织“安全领导力不足”可能是对的,但这只是浅层的批评。更深层的问题应该是“组织的治理体系无法有效支撑和落实安全战略”。而要想改变这一点,最终又绕不开需要拥有足够权力和视野的领导者来发起这场变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