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故前调查,有着深厚的哲学和心理学根基
导读
事故前调查的基础是“知行循环”逻辑,有着深厚的哲学和心理学根基。以下是我查阅资料找到的根据。
事故前调查的基础是“知行循环”逻辑,有着深厚的哲学和心理学根基。以下是我查阅资料找到的根据。

一、知行合一
“知是行之始,行是知之成”。真正的知识必然包含行动的倾向,而真正的行动必然是清晰认知的体现。二者本是一体,不可分割。
事故前调查的方向是组织内部价值认同。“知就是价值认同”,这与阳明心学中“真知”必然是内心认同、并能引发行动的观点完全一致。ReliaNest循环追求的正是这种“知”与“行”的统一,而非分离的“知道”和“做到”。
二、实用主义哲学
实用主义的代表:约翰·杜威。
知识、观念和理论的价值在于它们是否能指导行动并产生实际效果。真理是在实践中被验证和塑造的。杜威强调“从做中学”,通过实验性的行动来探索和认知世界。
事故前调查的“行为→数据→反馈→复盘”就是一个典型的实用主义探究过程,知识在行动中被创造和修正。
三、西方心理学与行为科学理论
在西方心理学,特别是行为科学和组织心理学中,有大量成熟的理论作为支撑。
社会认知理论
代表:阿尔伯特·班杜拉。
他提出了三元交互决定论,认为个人(认知)、行为和环境三者相互影响、相互决定。
自我决定理论
人类有内在的、天生的三种心理需求:自主感、胜任感和归属感。当环境满足这些需求时,个体的内在动机就会被激发。
行为主义与行为分析
行为受其后果(强化/惩罚)所支配。
事故前调查本身超越了单纯的行为塑造,通过结合认知(复盘、认同)和环境(触发条件),将外部强化成功转化为内在动机,避免了行为主义“治标不治本”的批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