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科技力量赋能安全
用数据力量驱动管理

中国企业出海,赢在沟通

来源:深圳市赛为安全技术服务有限公司 阅读量:0 发表时间:2025-09-29 15:27:51 标签: Go-RISE

导读

沟通,是中国企业出海过程中最容易被忽视、却也最关键的软实力。
它不是“会说外语”那么简单,而是一种愿意打开自己、理解他人、并在对话中推动共识的能力。

前几天,我在从阿拉木图飞往阿特劳的航班上,经历了一场“沟通的小测验”。

我坐在紧急出口旁,空乘人员并没有像往常一样只是简单问我“是否了解规则”,而是在解释完应急程序后,反过来问我:
“先生,请您告诉我,在什么情况下您会协助我打开紧急出口?”

我一时语塞。旁边的几位乘客也答错了。
空乘耐心地重复:“只有当您连续两次听到‘撤离、撤离’的指令时,才能协助开门。”

那一刻我恍然大悟:真正的沟通,不是单向的告知,而是双向的确认。

一、沟通不到位,努力全白费

这个小故事背后,折射出一个普遍问题:我们常常以为“说了就等于沟通了”,却忽略了对方是否真正理解、是否能够执行。

在我今年走访中亚、中东、非洲、北亚等地区的中国企业时,也深刻感受到:
中国企业在海外市场的成败,往往不取决于技术或资本,而取决于沟通的质量

那些在海外站稳脚跟的企业负责人,无一例外都是“沟通高手”。他们不仅善谈,更善于主动发起沟通,通过对话化解文化隔阂、建立信任、推动执行。

而相比之下,不少中层管理者在面对外籍员工、当地合作伙伴时,却显得被动、沉默甚至回避。语言障碍是一方面,但更关键的是缺乏主动沟通的意愿和能力

二、沟通能力的“金字塔模型”

那么,一个具备良好沟通能力的人,应该具备哪些素质?我总结为一个“沟通金字塔模型”:

  • 底层:语言基础
    包括外语能力、行业术语、文化常识等。这是硬实力,是沟通的“工具层”。

  • 中层:表达与倾听能力
    能否清晰表达意图?能否听懂对方的真实需求?是否善于提问、复述、确认?这是沟通的“技巧层”。

  • 顶层:主动沟通的意识与策略
    是否愿意主动发起对话?是否懂得在关键时刻通过反馈机制确保信息对齐?这是沟通的“心智层”。

很多中国企业在海外只重视底层语言培训,却忽略了中高层的技巧与意识培养,导致沟通效率低下、执行偏差频发。

三、如何提升主动沟通能力?

主动沟通不是“天生性格”,而是一种可以训练的能力。以下几点建议可供参考:

  1. 建立“反馈闭环”机制
    如同那位空乘人员,每次布置任务或传递信息后,主动询问对方:“请你复述一下我刚才说的要点?”或“你认为下一步应该怎么做?”
    确保信息一致,避免误解。

  2. 从小事开始,养成主动开口的习惯
    哪怕是简单问候、会议中的一次发言、邮件中的一句跟进,都是主动沟通的起点。
    习惯成自然,自然成能力。

  3. 跨文化沟通中,多用“情景模拟”
    在面对外籍员工或客户时,提前模拟对话场景,预设对方可能的问题与反应。
    减少临场紧张,提升沟通流畅度。

  4. 中层管理者需接受系统训练
    企业可引入“跨文化沟通工作坊”“反馈技巧培训”等课程,帮助中层提升沟通策略与实战能力。


沟通,是中国企业出海过程中最容易被忽视、却也最关键的软实力。
它不是“会说外语”那么简单,而是一种愿意打开自己、理解他人、并在对话中推动共识的能力

正如那位哈萨克斯坦的空乘教会我的:
真正的沟通,是确保信息不仅被传递,更被理解。

愿每一位走向海外的中国企业和个人,都能成为沟通的主动者,而不仅仅是信息的接收者。


消息提示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