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科技力量赋能安全
用数据力量驱动管理

数据驱动:安全生产中的无形之手,远不止考核那么简单!

来源:深圳市赛为安全技术服务有限公司 阅读量:0 发表时间:2025-09-18 16:57:38 标签: Go-RISE

导读

在安全生产管理中,数据指标常被视为考核的标尺。但你知道吗?指标驱动行为的力量,远比我们想象中更加丰富和精妙。 开展事故前调查时,要永远记着一句话:“小诀窍,大改变”!

在安全生产管理中,数据指标常被视为考核的标尺。但你知道吗?指标驱动行为的力量,远比我们想象中更加丰富和精妙。

 开展事故前调查时,要永远记着一句话:“小诀窍,大改变”!

一、MITE模型:构建驱动型指标体系的关键框架

 为了系统化地设计和应用这些指标,需要引入 MITE模型:


赛为安全 (68)

具体内容,可见之前文章《安全文化的核心:行为塑造的艺术(14)——2.5.4 监测好,让员工感受到公正》

二、指标驱动的三重引擎

(1)考核/激励指标的刚性驱动

l核心作用:直接挂钩奖惩(表彰、考核、资源分配),是公正性的核心保障。

l关键要素:

Ø公平公正:指标必须能被公平获,机会均等(如安全眼系统的点击、学习、整改数据)。

Ø目标明确:清晰指向期望的安全行为或结果。

l代表指标:激励指标(如积分)、明确的考核指标(如特定安全任务完成率、合规率)。

(2)监测指标的社会比较驱动

l核心作用:不直接挂钩奖惩,但通过排名、对比、可视化展示,利用社会比较、同伴压力、荣誉感、好胜心等心理力量驱动行为。

l独特优势:避免考核可能引发的数据造假、短期行为等反效果,提供持续、柔性的驱动力。

l生动案例:

Ø健身步数/跑步机排名:“随着你跑的时间越长,跑的公里数越多,你的排名蹭蹭蹭往前跳… 这时坚持的动力,突然就变成了名次往前跳的动作。即使很累,看到只差前面500米、200米,也会咬牙坚持超越。”

Ø安全生产应用:风险管控符合率(不考核)、安全领导力指数(排名展示)。仅展示排名,就能激发团队间良性的“比学赶超”。

l代表指标:风险管控符合率、隐患自查活跃度、安全建议数量、安全培训参与度(排名展示)、安全文化氛围指数等。

(3)管理层关注的灯塔驱动

l核心作用:领导持续关注和询问本身即是最强信号。当下属知晓某项指标是领导的“心头好”,会自发投入资源确保其数据的质量和可获得性。

l驱动力来源:对领导意图的响应、展现部门/个人价值、规避潜在负面关注。

l应用关键:领导者应清晰、持续地表达对关键过程性、监测性指标(如风险管控进展、一线员工安全参与度)的关注,而不仅仅是结果性考核指标。

三、如何善用指标驱动安全行为?

1.精准选择,拒绝“唯考核论”:深刻理解不同指标的驱动机制。关键过程行为、易引发负面行为的领域,优先考虑监测指标和社会比较驱动,慎用直接考核。

2.强化监测指标的“可见性”与“比较性”:利用信息化平台(如安全眼),将监测指标以排名、趋势图、排行榜等形式生动展示,激活社会比较动力。让进步“看得见”,差距“一目了然”。

3.善用“领导关注”的杠杆效应:管理者定期查看、询问、讨论关键的监测指标数据,向下传递明确信号:这些指标很重要!这能极大提升数据的质量和相关工作的优先级。

4.坚守公正透明的生命线:无论是考核指标还是监测指标,数据来源必须公平、机会必须均等、计算必须透明。公正是所有驱动力的基石,失去公正,指标将失去公信力和驱动力。

5.数据赋能高质量反馈:将各类指标数据作为公正反馈的核心依据。反馈不仅限于考核结果,更要基于监测指标的趋势和排名,进行过程性沟通、认可与辅导。

安全生产管理中的指标,绝非冰冷的数字。它们是刚柔并济的驱动引擎,是组织关注的信号灯,更是塑造安全行为的无形之手。跳出“考核是唯一驱动力”的窠臼,善用考核指标的刚性、监测指标的社会性、领导关注的导向性,并依托MITE模型构建科学的指标体系,方能激活全员持续改进的内生动力,让安全绩效在数据的“三阶驱动”下稳步攀升!

跑步时,盯着前方那看似触手可及的200米差距,你会忘记疲惫;安全管理中,让团队看见“进步的位置”与“可达的目标”,无形的驱动力便悄然生成——好的指标设计,正是让安全之路每一步都充满超越的渴望。


消息提示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