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科技力量赋能安全
用数据力量驱动管理

安全应急管理,江苏省应急管理厅开征求对《江苏省应急避难场所专项规划(2024-2035年)》意见

来源:深圳市赛为安全技术服务有限公司 阅读量:1 发表时间:2025-11-24 10:01:04 标签: 安全应急管理

导读

为贯彻落实好应急管理部等12部委印发的《关于加强应急避难场所建设的指导意见》(应急〔2023〕76号)精神,根据应急管理部 自然资源部印发的《应急避难场所专项规划编制指南》(应急〔2023〕135号)等文件的要求,我厅组织编制了《江苏省应急避难场所专项规划(2024-2035年)(征求意见稿)》。

#赛为HSE微资讯# 11月24日 星期一 ,工作愉快,生活喜乐!

赛为安全 (19)

1、强制性国家标准《电石生产安全技术规范》(GB 32375-2025)、《乙炔法生产氯乙烯安全技术规范》(GB 14544-2025)修订发布,自2026年9月1日起实施;

近日,强制性国家标准《电石生产安全技术规范》(GB 32375-2025)、《乙炔法生产氯乙烯安全技术规范》(GB 14544-2025)修订发布,自2026年9月1日起实施。

电石生产反应温度高,存在火灾爆炸、中毒窒息、高温烫伤等多重安全风险,《电石生产安全技术规范》(GB 32375-2025)吸取国内外典型事故教训,系统规范电石生产、储存、异常工况处置、应急处置等方面安全要求,强化了电石炉出炉机器人、循环冷却水系统、料面处理机等应用要求。氯乙烯及其生产过程涉及的乙炔、氯化氢等化学品易燃易爆、有毒有害,安全风险高,《乙炔法生产氯乙烯安全技术规范》(GB 14544-2025)规定了乙炔法生产氯乙烯企业生产、储存和应急处置要求,强化了氯乙烯转化器、气柜等设备安全管理要求。

两项标准均对危险区域、危险作业无人化作出规定,针对性提升高风险场所、设备设施监测预警、无人巡检等智能化管控要求,将有力推动有关企业从源头上提升本质安全水平和安全保障能力。


2、《森林草原防灭火条例》已经2025年10月31日国务院第71次常务会议通过,现予公布,自2026年1月1日起施行;

据中国政府网消息,国务院总理李强于2025年11月16日签署国务院令(第822号),公布《森林草原防灭火条例》,该条例经2025年10月31日国务院第71次常务会议通过,自2026年1月1日起正式施行。条例旨在有效预防和扑救森林草原火灾,保障人民生命财产安全,保护森林草原资源,维护生态安全,适用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森林草原火灾的预防、扑救和灾后处置。

条例坚持预防为主、积极消灭、生命至上、安全第一的工作方针,协调联动、分级负责、属地为主原则。国家设立森林草原防灭火指挥部组织协调全国工作,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建立相应指挥机构承担本区域任务。条例规定防火期内禁止防火区野外用火,特殊情况需经批准并采取防火措施。

任何人发现森林草原火情应立即报警;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应公布火警电话并建立值班制度。扑救火灾需设立火场前线指挥部,重点保护受威胁群众安全,以专业力量为主组织扑救。灾后,县级以上人民政府组织调查评估火灾原因和损失,确定责任单位或个人,并依法处理违规行为,包括罚款、责令改正等处罚措施。

森林草原火灾按受害面积和伤亡人数分为一般、较大、重大和特别重大等级,调查评估后确定责任。条例实施后,原《森林防火条例》和《草原防火条例》废止。相关部门将加强基础设施建设、科技应用和宣传教育,提升信息化和监测预警能力。


3、湖北省应急管理厅在麻城市召开2025年全省地震和地质灾害应急救援工作会议。会议强调,各单位要加快地质灾害专项资金执行进度,加力推进避难场所规划建设工作,认真学习贯彻《国家地震应急预案》,持续加强风险源头治理,进一步提升应急救援能力;

会上,石首市、武穴市、英山县、巴东县、通山县应急管理局作经验交流,省自然灾害应急技术中心、省地震台分别介绍了2025年相关工作和全省地震统计情况。省应急管理厅地震和地质灾害救援处全面总结了2025年全省地震和地质灾害防范应对、救援处置效能提升和应急避难场所规划编制等方面工作中存在的亮点,谋划部署2026年地震和地质灾害应急救援重点任务。

会议指出,过去一年,全省应急管理系统在省委、省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再次交出地震地质灾害零伤亡的优异答卷,为湖北省“建成支点、走在前列、谱写新篇”提供了坚实的安全基础。

会议强调,各单位要加快地质灾害专项资金执行进度,加力推进避难场所规划建设工作,认真学习贯彻《国家地震应急预案》,持续加强风险源头治理,进一步提升应急救援能力。

会后,各市州分管领导和相关科(处)负责人就有关工作开展交流,并集体现场观摩当地地质灾害隐患点整治工作开展情况。

省应急管理厅地震和地质灾害救援处全体干部,自然灾害应急技术中心负责人,各市(州)、直管市、神农架林区应急管理局分管负责人、相关科(处)负责人,省地震台负责人参加会议。


4、《湖南省林业行业领域安全生产重大事故隐患判定标准》正式发布,在全国率先实现省级林业安全生产标准编制。该标准涵盖森林经营与培育、野生动植物保护、林业有害生物防治、生态旅游与森林康养、油茶、竹木加工、森林食品加工7大领域,共列出203条具体隐患判定标准;

 11月23日,记者从省林业局获悉,《湖南省林业行业领域安全生产重大事故隐患判定标准》正式发布,在全国率先实现省级林业安全生产标准编制。今后,湖南林业系统精准辨识、科学判定、有效整改安全生产重大事故隐患有了“标尺”。

该标准涵盖森林经营与培育、野生动植物保护、林业有害生物防治、生态旅游与森林康养、油茶、竹木加工、森林食品加工7大领域,共列出203条具体隐患判定标准。

其中,森林经营与培育、野生动植物保护、林业有害生物防治领域,分别细化25项、12项、9项判定指标;油茶从鲜果收储、茶籽干燥、茶饼浸出制油、精炼、灌装到产成品贮存全过程,明确47项安全要求;生态旅游与森林康养、竹木加工、森林食品加工产业领域,分别规定53项、28项、29项关键控制点。

我省是全国林业大省,森林覆盖率53.15%,拥有216个国有林场、175处自然保护区;林业产业年产值近6000亿元,小规模企业数量增长快。因行业发展点多、面广、线长,安全生产风险防控压力较大。《湖南省林业行业领域安全生产重大事故隐患判定标准》的实施将推动我省林业安全生产管理从“经验式”“粗放型”向“标准化”转变。


5、福建省开展社会应急力量分类分级(建筑物倒塌搜救、水上搜救、山地搜救二级、三级)测评工作。本次测评聚焦两个测评等级,旨在通过标准化、规范化测评,推动社会应急力量专业化、规范化发展;

近日,福建省开展社会应急力量分类分级(建筑物倒塌搜救、水上搜救、山地搜救二级、三级)测评工作。本次测评聚焦两个测评等级,旨在通过标准化、规范化测评,推动社会应急力量专业化、规范化发展,为全省应急救援体系建设注入强劲动力。 

固化试点成果,有效推广复制 

作为应急管理部社会应急力量分类分级测评试点省份,此次测评始终锚定“规范引导、以评促建”目标,精心谋划部署,推动测评工作走深走实。在试点带动方面,深入学习应急管理部相关工作经验,全面总结前期试点成果,提炼形成“打造一批标杆队伍、形成一套组织流程、制定一套标准体系、制作一套教学示范片、形成一份总结报告”的“五个一”试点成效,构建起可复制、可推广的测评工作方案,为此次测评工作提供了坚实的实践基础和操作指引。 

专家精准把脉,保证测评效果 

为确保测评质量,本次工作强化专家保障,特邀11名中国地震应急搜救中心各领域权威专家组成评审团队,涵盖救援技术、装备标准、应急管理等多个专业方向。评审过程中,专家团队秉持高标准、严要求原则,从队伍管理、专业技能、装备配置、实战能力等维度进行全面细致考评。中国地震应急搜救中心侯建盛主任,应急管理部救援协调和预案管理局社会动员处王成处长亲临测评现场指导,为测评工作精准把脉、定向领航,确保测评结果客观公正、权威可信。 

补齐能力短板,提高救援水平 

此次测评得到全省社会应急力量积极响应,共有16支救援队伍报名参与,接受严格的公共科目和现场行动方案筛选和现场行动测评。测评期间,参评队伍在专家指导下,围绕各类救援场景开展实战化演练与专业能力考核,既检验了日常训练成效,也找准了能力提升短板。通过“以评促练、以评促建”的良性机制,参评队伍进一步明确了规范化建设方向,有效提升了专业救援技能和协同作战能力,为今后高效参与应急救援任务、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奠定了坚实基础。 

下一步,我省将持续推进社会应急力量分类分级测评工作,不断完善测评体系、优化工作流程,推动形成“分级分类、动态管理、精准调派”的社会应急力量发展新格局,为构建专常兼备、反应灵敏、上下联动的应急救援力量体系提供有力支撑。(救援协调处 应急救援中心) 


6、江苏省应急管理厅开征求对《江苏省应急避难场所专项规划(2024-2035年)》意见,意见征求于2025年12月21日前截止;

为贯彻落实好应急管理部等12部委印发的《关于加强应急避难场所建设的指导意见》(应急〔2023〕76号)精神,根据应急管理部 自然资源部印发的《应急避难场所专项规划编制指南》(应急〔2023〕135号)等文件的要求,我厅组织编制了《江苏省应急避难场所专项规划(2024-2035年)(征求意见稿)》。现对专项规划征求意见稿予以公示(见附件1),广泛征求社会各界意见建议,如有修改意见,可填写《征求意见反馈表》(附件2),于2025年12月21日前通过以下途径进行反馈。


【安全微语】

能用钱解决的问题,别想着通过管理替代,因为基本投入无法保证的情况下,难以赢得人的行为可靠性。——Go-RISE安全征程


消息提示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