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科技力量赋能安全
用数据力量驱动管理

安全生产事故,造成12人死亡、4人失联!国务院安委会决定对西成铁路(西宁—成都)尖扎黄河特大桥施工项目“8·22”重大垮塌事故查处挂牌督办

来源:深圳市赛为安全技术服务有限公司 阅读量:17 发表时间:2025-08-25 10:56:54 标签: Go-RISE 安全生产事故

导读

8月22日,西成铁路(西宁—成都)青海段尖扎黄河特大桥施工项目发生垮塌事故,目前已造成12人死亡、4人失联。国务院安委会决定,对该起重大事故查处挂牌督办。国务院安委会办公室、应急管理部会同国务院国资委、国家铁路局成立现场督导组,对青海省事故调查工作全程督导。

#赛为HSE微资讯# 08月25日 星期一,工作愉快,生活喜乐!

赛为安全 (12)

1、造成12人死亡、4人失联!国务院安委会决定对西成铁路(西宁—成都)尖扎黄河特大桥施工项目“8·22”重大垮塌事故查处挂牌督办。中国中铁致歉,事故原因正在调查中;

8月22日,西成铁路(西宁—成都)青海段尖扎黄河特大桥施工项目发生垮塌事故,目前已造成12人死亡、4人失联。国务院安委会决定,对该起重大事故查处挂牌督办。国务院安委会办公室、应急管理部会同国务院国资委、国家铁路局成立现场督导组,对青海省事故调查工作全程督导。


2、8月20日至21日,湖南省应急管理厅组织专家组开展“查隐患、防事故、保安全”专项安全执法检查;

8月20日至21日,省应急管理厅组织专家组前往马田矿业有限公司高泉塘煤矿进行“查隐患、防事故、保安全”专项安全执法检查。此次检查行动,旨在通过显微镜式的深挖细查,全方位、系统性的检查“诊断”,有效堵住管理漏洞,坚决遏制各类安全事故发生,确保矿井安全生产。

检查过程中,共发现高泉塘煤矿隐患10处、问题8个。

井下“找茬”:一次对事故隐患的全面体检

20日,记者跟随检查组搭上“猴车”,深入高泉塘煤矿井下数百米,开展隐患大排查,直击了一场严揪真问题的“全面体检”。

检查组分别抽检了高泉塘煤矿多个巷道的采煤工作面、岩掘工作面、回风顺槽,以及主井绞车房、中央变电所、水泵房、采区变电所等处。矿井内的机电设施、通风情况和防治水管理等,是检查重点。

在-125中变电所,检查组机电专家对照供电系统图,发现与32采区变电所编号相同,都是602开关编号。“这里编号是602,32采区编号也是602,一旦同时作业,如何确保安全管理?必须重新核对准确。”值班员在本子上仔细记录。

通风设施很关键。检查组发现,矿井内测风仪表存在时间超期、未按照规定及时检验更新,36采区-125石门风门电缆孔没有封堵,两道正向风门的联锁绳超过有效长度0.4米,密封性和可靠性大打折扣。

在3665采煤面,工作面回风巷电话机与上引巷掘进工作面共用一个电话号码,检查组专家拿起电话测试。 “3665面电话,急呼调度室!”按下急呼按钮,电话却毫无反应。

井上“挑刺”:一场对责任落地的犀利追问

井上,检查组认真查阅高泉塘煤矿地面相关资料文件。记者注意到,不同领域的随组专家通过查看资料、随机抽查、现场询问、情景模拟等方式,“纸上查”与“现场问”相结合,对煤矿的安全管理体系、设备设施展开全面检查,立体、客观判断井上安全管理问题。

高泉塘煤矿在防治水管理、生产规划、调度应急与值班管理方面存在漏洞和突出问题。检查组专家走进调度室发现,矿井通风瓦斯检查表和调度值班领导交接班簿上,8月2日、3日无接班领导签名;调度室井下视频有10处故障,未及时维修。

专家组成员说,井上的管理是煤矿安全生产系统的“中枢神经”,一个缺失的签名,一段未及时维修的视频,这些看似管理上的“微小裂缝”,如果不严之又严,就可能酿成惨痛的事故祸患。

专项检查后,省应急管理厅、郴州市应急管理局对高泉塘煤矿通报了存在的隐患和问题,专家组现场进行“安全会诊”。

马田矿业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王勖荣对检查组通报的隐患问题,以及专家组提出的建议照单全收。他表示,将立即制定详细的整改方案,以最大的决心、最硬的举措,扎实做好隐患整改工作,确保矿井安全生产。

针对此次检查中发现的隐患10处、问题8个,省应急管理厅要求郴州市应急管理局督促高泉塘煤矿严格按照“五落实”的要求,落实好隐患整改治理主体责任,全面提升企业安全管理水平,并组织好复查验收工作。


3、陕西省安委办召开全省生产安全事故防范推进会,会议要求,各地区、各部门要深刻把握当前安全生产形势的严峻性、复杂性,下猛药、出重拳,采取有力、有效措施抓实当前事故防范工作;

8月20日,省安委办召开全省生产安全事故防范推进会,研判分析当前安全生产形势,研究事故防范对策措施,安排部署下一步重点工作任务。省安委办副主任,省应急管理厅党委委员、副厅长王炳锋出席会议并讲话。

会议指出,今年以来全省事故起数和死亡人数虽双下降,但较大事故反弹并高位运行,重点行业领域风险交织叠加,局部形势极其严峻,事故防范压力极大。必须大力解决责任虚化、管理弱化、培训假化、监管软化等问题,持续保持“严抓严管”的高压态势,筑牢安全生产根基,坚决遏制事故多发势头。

会议要求,各地区、各部门要深刻把握当前安全生产形势的严峻性、复杂性,下猛药、出重拳,采取有力、有效措施抓实当前事故防范工作。要直面问题,深刻剖析典型事故暴露出的深层次矛盾,紧盯重点领域、重点时段、重点环节靶向施策。要标本兼治,治本之策与专项整治并举,砸实砸牢基础性制度,各级上下联动、齐抓共管,促进全省安全生产形势稳定向好。

省应急管理厅总工程师张涛就贯彻落实《自然灾害调查评估暂行办法》进行发言。宝鸡市、渭南市、安康市和省公安厅、省住建厅、省交通厅进行汇报。省安委办有关负责同志,省应急管理厅有关处室负责同志,省级有关部门安全生产业务处室负责同志,各市(区)应急管理局有关负责同志参会。


4、国家矿山安监局重庆局近日印发《重庆市金属非金属地下矿山防治水工作指南》,为地下矿山安全度汛提供系统、具体、可操作的行动规范;

为切实提升全市地下矿山防治水工作水平,有效防范和遏制水害事故发生,确保汛期矿山安全,国家矿山安监局重庆局近日印发《重庆市金属非金属地下矿山防治水工作指南》,为地下矿山安全度汛提供系统、具体、可操作的行动规范。

《指南》针对地下矿山防治水工作的关键点和汛期风险点,结合重庆市矿山地质特点和水害防治实践,提出了多项具体措施要求,直击水害风险要害。

赋予现场人员停产撤离权。明确要求矿长作为防治水工作第一责任人,必须赋予调度员、带班人员、班组长等现场人员,在发现突水征兆或预判极端天气可能影响井下人员安全时,立即作出停产撤人决定的避险权力。

筑牢排水“生命线”。雨季前,所有地下矿山应对排水系统进行全面检修维护,并对全部工作水泵和备用水泵进行联合排水试验,确保系统可靠。

严守探放水“铁规矩”。坚持“有疑必探、先探后掘”基本原则,探放水作业实施限员管理,且必须有矿领导现场带班,加强现场安全管控。

提升应急避险能力。雨季前,地下矿山应组织一次全员参与的水害事故专项应急演练,井下所有区域应设置清晰、连续的避灾路线标识牌,确保人员快速安全逃生。

强化防治水工作基础。依据矿山水文地质类型配置防治水力量,中等及以上类型矿山应设立专门防治水机构,配备探放水设备和防治水专业技术人员,按要求绘制防治水图件、健全防治水工作台账。

该《指南》既是应对当前汛期极端天气挑战的迫切需要,又是推动层层落实矿山安全生产责任的重要举措。下一步,重庆局将会同全市各级矿山安全监管部门积极提供指导帮助,督促地下矿山企业组织学习、对照自查、规范完善,切实提升矿山水害防治能力。


5、新疆应急管理厅近日邀请中国安全生产科学研究院专家对电气焊作业信息化管理工作进行专题讲解,指导各地进一步规范工贸企业电焊机信息化管控建设工作,加强全区工贸企业动火作业安全管理;

为加强全区工贸企业动火作业安全管理,近日,自治区应急管理厅邀请中国安全生产科学研究院专家对电气焊作业信息化管理工作进行专题讲解,指导各地进一步规范工贸企业电焊机信息化管控建设工作。

哈密市应急管理局率先进行电焊机“加芯赋码”智能化监管试点,紧盯工贸企业电焊机使用环节,全面摸清工贸企业电焊机底数,建立基础信息台账,为电焊机加装智能芯片并赋予唯一电子编码,实现作业人员资质核验、实时作业定位、操作时间监控等功能的全程数字化管理,源头上破解无证作业、未批作业等顽疾,实现电焊作业从“以人管人”向“以芯管机、以数助监、以智防火”转变。同步构建“靶向培训+执法监督”双重保障机制,一方面组织企业安全管理人员、设备操作人员开展一对一专题教学,确保熟练掌握设备安装调试与系统操作维护技能;另一方面将设备安装与动火作业专项检查结合,同步排查整改违规动火、设备老化等安全隐患。

截至目前,全区14个地州市均已开展此项工作,对涉及动火作业的重点企业进行全面排查统计,已推进近千台电焊机“加芯赋码”改造。


【安全微语】

在安全领域投入的每一分管理精力,不仅换来风险降低,更是在为团队熔铸赢得市场竞争所必需的“管理内功”和“组织韧性”。——Go-RISE安全征程


消息提示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