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然气输送企业管道维护团队负责人日常巡检,hse履职能力评估报告的核心内容
导读
本部分为评估报告的基础索引,明确评估对象、范围与依据,确保评估工作的规范性和针对性。核心内容包括:
一、评估基本信息
本部分为评估报告的基础索引,明确评估对象、范围与依据,确保评估工作的规范性和针对性。核心内容包括:
- 评估对象:明确管道维护团队负责人姓名、岗位编号、任职时长、管辖管道范围(如“XX支线天然气管道,全长XX公里,涵盖3个高后果区、5处穿跨越段”)及团队人员构成(如“带领12名巡检人员,含2名特种作业人员”)。
- 评估周期:界定评估的时间范围(如“2024年1月1日-2024年6月30日”),需覆盖至少一次完整的季节性巡检(如汛期、冬季冻害期)及突发情况处置。
- 评估依据:列明核心依据,包括《天然气管道运行规范》《油气输送管道安全管理规定》《HSE管理体系要求》及企业内部《管道巡检作业指导书》《团队负责人HSE岗位职责》等。
- 评估方法:说明采用的综合评估方式,如“现场跟检(占比40%)+ 资料核查(占比30%)+ 人员访谈(占比20%)+ 应急演练考核(占比10%)”,确保评估结果全面客观。

聚焦团队负责人履行HSE职责的核心素养与专业能力,是保障巡检工作安全开展的前提,核心评估内容包括:
1. 合规性与资质能力
核查是否具备岗位必需的合规资质与专业认证,包括:HSE管理人员资格证、天然气管道巡检特种作业指导资格、应急救援员(中级及以上)资质等,且所有资质均在有效期内;是否定期参加企业组织的HSE专项培训(如管道腐蚀防护、第三方施工管控、新安全生产法解读等),近半年培训时长不低于16学时,考核成绩均为合格及以上。
2. 风险辨识与预判能力
结合天然气管道巡检特点,评估对典型风险的识别与预判水平:是否能精准识别管辖范围内的高风险点(如高后果区人口密集段、穿跨越河流的管道冲刷风险、第三方施工频繁区域的机械损伤风险),并在巡检计划中明确重点巡检频次与防控措施;近半年是否通过日常巡检提前发现潜在隐患(如管道防腐层破损、阀井积水、警示桩倾倒等),隐患识别准确率与上报及时性是否达标(要求100%上报,无漏报、瞒报)。
3. 制度执行与团队管理能力
评估对HSE制度的落地执行与团队管控效果:是否严格执行巡检人员“岗前安全交底、岗中监督检查、岗后总结复盘”制度,交底记录是否包含当日巡检风险、作业要求及防护措施;是否建立团队HSE绩效考核机制,将隐患排查数量、合规操作情况与绩效挂钩,近半年团队无违章作业记录;是否定期组织团队开展HSE技能培训(如巡检工具使用、应急处置流程),新入职巡检人员岗前培训覆盖率与考核通过率均达100%。
三、核心HSE职责履职情况评估
围绕日常巡检全流程,从计划制定、现场管控、隐患处置等关键环节,评估HSE职责的落实成效,是报告的核心部分。
1. 巡检计划与资源保障履职
评估计划的科学性与资源保障的充分性:是否结合管道运行状况、季节特点(如汛期、冬季)及监管要求,制定月度、周度巡检计划,明确各巡检段的责任人员、巡检路线、检查内容及完成时限,计划调整是否有书面审批记录;是否确保巡检团队配备充足合规的HSE物资,如便携式天然气泄漏检测仪(定期校准,数据准确)、防爆对讲机、防静电工作服、应急药箱等,物资台账清晰,领用与维护记录完整。
2. 现场巡检HSE管控履职
通过现场跟检与记录核查,评估现场安全管控力度:日常巡检时是否带头遵守“双人巡检、全程佩戴防护用品”等规定,对巡检人员的违章行为(如未按规定检测泄漏、擅自简化巡检流程)是否及时制止并纠正;对第三方施工区域,是否落实“旁站监督”制度,检查施工单位是否办理动火作业许可、设置安全防护屏障,是否与施工单位签订安全协议,施工期间的管道保护措施是否到位;巡检记录是否规范完整,包含巡检时间、点位、管道压力、防腐层状况、周边环境等信息,异常情况描述清晰,签字确认完整,无补填、漏填现象。
3. 隐患排查与闭环管理履职
评估隐患处置的及时性与闭环效果:对巡检中发现的一般隐患(如警示标识模糊),是否在24小时内组织整改,整改后是否复查确认;对重大隐患(如管道泄漏、严重腐蚀),是否立即启动应急响应,划定警戒区域、疏散周边人员、上报上级部门,同时制定专项整改方案,明确整改责任人与时限,跟踪整改进度直至销号;近半年隐患整改闭环率是否达100%,重大隐患未出现拖延处置情况。
4. 应急处置与事件报告履职
结合应急演练与实际事件(若有),评估应急履职能力:是否每季度组织团队开展针对性应急演练(如管道泄漏应急处置、火灾应急救援),演练方案贴合实际,明确团队成员的应急分工,演练后有复盘总结及改进措施;若发生突发安全事件(如小规模泄漏),是否在5分钟内启动应急处置,15分钟内上报上级HSE部门,处置过程符合应急预案要求,无人员伤亡及次生事故;事件报告是否真实完整,包含事件经过、原因分析、处置措施及改进建议,无瞒报、谎报情况。
四、履职亮点与存在不足
本部分为评估的总结分析,客观呈现履职成效与改进方向,为后续能力提升提供依据。
1. 履职亮点
聚焦可复制推广的履职成效,如:创新采用“巡检APP+电子台账”管理模式,实现隐患上报与整改的实时跟踪,近半年隐患处置效率提升30%;在高后果区巡检中引入无人机航拍,结合地面人工检测,实现“空地联动”巡检,成功发现2处隐蔽的管道防腐层破损隐患;团队HSE培训成效显著,近半年团队成员在企业HSE技能竞赛中获得优异成绩,无任何安全违章记录。
2. 存在不足
精准指出履职中的薄弱环节,避免泛泛而谈,如:巡检计划对极端天气(如强台风)的预判不足,某次台风来临前未及时调整巡检重点,导致部分偏远路段巡检滞后;对新入职巡检人员的现场实操培训频次不足,部分新员工对便携式泄漏检测仪的异常数据判断不够精准;应急演练场景设计不够复杂,未包含“泄漏+第三方施工干扰”的复合场景,团队应对复杂情况的协同能力有待提升。
五、能力等级评定与改进建议
基于前述评估内容,给出明确的等级评定与可操作的改进措施,确保评估落地。
1. 履职能力等级评定
采用“优秀、合格、待改进、不合格”四级评定标准,结合各项评估指标得分情况,明确最终等级,如:“综合得分85分,评定等级为‘优秀’,核心依据为隐患闭环率100%、应急处置规范、团队无安全事故,且创新巡检管理模式成效显著”。
2. 针对性改进建议
结合存在不足,提出具体改进措施,如:
- 优化巡检计划制定流程,联动气象部门建立极端天气预警机制,提前3天调整巡检重点,对偏远路段安排提前巡检或临时驻守,确保极端天气下巡检覆盖无死角;
- 增加新员工实操培训频次,采用“师带徒”模式,要求每名新员工跟随负责人完成至少10次完整巡检,每月组织1次巡检工具操作考核,考核不合格者暂停独立巡检资格;
- 每半年组织一次复合场景应急演练,设置“管道泄漏+第三方施工机械误碰”“夜间泄漏+人员疏散”等复杂场景,提升团队应急协同与处置能力,演练后形成改进报告并跟踪落实。
3. 后续跟踪要求
明确改进措施的跟踪时限与责任部门,如:“改进建议需在2024年8月30日前完成初步落实,由企业HSE管理部门进行复查,复查结果纳入下季度履职评估内容”。
六、评估结论与签字确认
总结评估核心结论,明确评估结果的应用场景,如“本次评估结果将作为岗位调整、绩效核算、培训安排的重要依据”。同时预留评估组负责人、被评估人、监督人签字栏及日期,确保评估报告的严肃性与法律效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