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科技力量赋能安全
用数据力量驱动管理

电力生产企业变电站值班人员设备巡检漏项多,该如何开展安全履职评价以规范行为?

来源:深圳市赛为安全技术服务有限公司 阅读量:0 发表时间:2025-11-13 14:59:42 标签: 安全履职评价

导读

变电站设备巡检是电力安全生产的“第一道防线”,值班人员巡检漏项易导致设备隐患未及时发现,引发停电事故甚至设备损毁。针对巡检漏项多的问题,本评价方案以“精准画像履职短板、刚性约束规范行为、闭环改进提升质效”为核心,构建“过程+结果+能力”三维评价体系,通过科学评价倒逼巡检流程落地,筑牢变电站安全运行屏障...

电力生产企业变电站值班人员安全履职评价方案

变电站设备巡检是电力安全生产的“第一道防线”,值班人员巡检漏项易导致设备隐患未及时发现,引发停电事故甚至设备损毁。针对巡检漏项多的问题,本评价方案以“精准画像履职短板、刚性约束规范行为、闭环改进提升质效”为核心,构建“过程+结果+能力”三维评价体系,通过科学评价倒逼巡检流程落地,筑牢变电站安全运行屏障。

赛为安全 (15)

一、评价核心定位与基本原则

1.1 核心定位

针对变电站值班人员(含主值、副值、巡检员)的日常设备巡检履职行为开展评价,聚焦“巡检项目完整性、操作规范性、隐患识别准确性、记录真实性”四大核心问题,明确履职优劣标准,既是值班人员绩效评定、岗位调整的依据,也是优化巡检流程、完善安全管理的重要支撑。

1.2 基本原则

- 问题导向:以巡检漏项、隐患漏判等突出问题为评价重点,避免“泛泛而评”;

- 刚性量化:将巡检流程拆解为可量化指标(如漏项率、隐患识别率),减少主观判定;

- 过程追溯:结合巡检记录仪、设备台账、缺陷系统等数据,实现履职行为全程可追溯;

- 闭环改进:评价不仅判定结果,更要配套整改措施,形成“评价-反馈-改进-复评”管理闭环;

- 分类适配:按变电站电压等级(如110kV、220kV)、设备类型(如主变、开关、电容器)差异化设置评价重点。


二、评价组织与实施流程

2.1 评价组织架构

- 组长:生技部/安全监察部负责人(统筹评价工作,审核评价报告及改进计划);

- 技术评价组:变电检修专工、资深值班长(负责设备专业知识、巡检技术规范评价);

- 过程评价组:安全监察员、运维专工(负责巡检流程合规性、记录完整性评价);

- 数据支撑组:调控中心、信息中心人员(负责提供巡检记录仪数据、缺陷系统数据、设备运行数据)。

2.2 实施流程(月度常态化+季度专项)

1. 准备阶段(每月1-2日):明确评价对象(当月值班班组及个人)、提取基础数据(巡检计划、设备台账、历史缺陷记录)、校准评价标准;

2. 数据采集阶段(每月3-10日):同步采集“人工核查+系统溯源”数据,包括巡检记录、记录仪影像、缺陷上报情况、设备异常追溯;

3. 评价打分阶段(每月11-15日):各评价组按指标评分,汇总后形成个人及班组初评结果;

4. 反馈整改阶段(每月16-20日):向值班人员及班组反馈评价结果,明确漏项问题及改进要求;

5. 复评归档阶段(每月28日前):对整改情况复评,将评价结果及整改资料归档,作为季度专项评价依据。


三、核心评价维度与量化指标(总分100分)

构建“巡检过程(40分)+履职结果(35分)+能力匹配(15分)+责任落实(10分)”四维指标体系,重点量化巡检漏项相关问题。

3.1 巡检过程规范度(40分)

聚焦巡检流程执行细节,通过巡检记录仪影像、现场核查等追溯漏项根源

指标项

量化标准

分值

数据来源

巡检项目完成率

100%完成既定巡检项得15分;每漏1项扣3分,扣完为止(重点设备漏项加倍扣分)

15分

巡检计划+记录仪轨迹+现场核查

操作规范度

按“一看二听三摸四测”流程操作得10分;操作顺序错误1次扣2分,未使用专用工具1次扣3分

10分

巡检记录仪影像+现场抽查

记录实时性

巡检后1小时内完成记录得8分;延迟记录1次扣2分,补记、涂改1次扣3分

8分

巡检记录系统+纸质台账

异常处置及时性

发现异常立即上报并标记得7分;拖延上报1次扣3分,隐瞒不报此项不得分

7分

缺陷上报系统+值班日志

3.2 履职结果有效性(35分)

以设备运行状态反推巡检质效,关联漏项与隐患的因果关系

指标项

量化标准

分值

数据来源

隐患识别率

发现设备隐患数量与实际隐患数量比值≥90%得12分;每低10%扣4分

12分

检修记录+缺陷系统统计

漏项隐患关联率

因巡检漏项导致的隐患为0得10分;每出现1项漏项关联隐患扣5分

10分

事故分析报告+隐患溯源记录

设备健康度关联分

负责设备月度无异常得8分;出现一般异常1次扣2分,严重异常此项不得分

8分

设备运行状态监测数据

整改配合度

配合隐患整改到位率100%得5分;拖延配合1次扣2分

5分

检修工作票反馈

3.3 能力匹配度(15分)

评价值班人员是否具备规避漏项的专业能力

指标项

量化标准

分值

数据来源

巡检知识掌握度

月度理论测试≥90分得8分;80-89分得5分;<80分不得分(测试内容含巡检要点、设备参数)

8分

月度安全知识测试

应急处置能力

模拟巡检异常处置合格得7分;流程错误1次扣3分,关键动作遗漏此项不得分

7分

季度应急演练考核

3.4 责任落实度(10分)

强化岗位责任意识,约束漏项相关违规行为

指标项

量化标准

分值

数据来源

责任认领规范性

巡检前签字确认责任区域得5分;代签、漏签1次扣5分

5分

巡检责任确认表

问题复盘参与度

参与漏项问题分析并提交改进建议得5分;无故缺席或敷衍此项不得分

5分

问题复盘记录

赛为安全 (15)

四、评价结果判定与应用

4.1 结果判定标准

评价等级

得分范围

核心判定依据

优秀

90分及以上

巡检零漏项,隐患识别率≥95%,设备无异常

合格

70-89分

一般项漏项≤2项,无重点设备漏项,隐患识别率≥80%

待改进

60-69分

漏项≤3项,或出现1项重点设备漏项,需专项整改

不合格

60分以下

漏项≥4项,或出现2项及以上重点设备漏项,或因漏项导致设备异常

4.2 结果刚性应用

1. 绩效联动:优秀者月度安全绩效加10分,优先参与年度评优;不合格者扣发当月安全绩效,连续2次不合格取消年度评优资格;

2. 岗位调整:连续2次待改进或1次不合格者,暂停独立巡检资格,进入为期1周的强化培训;培训后复评仍不合格者,调整至辅助岗位;

3. 班组考核:班组平均得分与班组长绩效挂钩,平均分<70分的班组,班组长需提交述职报告及整改方案;

4. 流程优化:针对评价中暴露的共性漏项(如某类设备巡检频繁漏项),推动巡检流程、巡检清单的修订完善。


五、巡检漏项问题整改与长效保障

5.1 针对性整改措施

漏项类型

整改措施

责任主体

完成时限

能力不足型(不会查)

1. 编制《设备巡检要点手册》(附图文及视频);2. 开展“师带徒”一对一教学;3. 每周组织设备结构及巡检技巧培训

生技部+资深值班长

1周内启动,长期坚持

责任缺失型(不愿查)

1. 推行“巡检责任卡”制度,明确每台设备巡检人;2. 建立漏项公示机制;3. 将巡检质量与岗位晋升关联

安全监察部+人力资源部

立即执行

流程缺陷型(不好查)

1. 优化巡检路线,避免交叉遗漏;2. 升级智能巡检系统,未完成项自动提醒;3. 重点设备增设巡检标识牌

生技部+运维班组

2周内完成优化

工具滞后型(查不准)

1. 配备智能巡检仪(含测温、测振功能);2. 定期校准巡检工具,确保精度

物资部+生技部

1个月内配齐

5.2 长效保障机制

- 智能监管:在重点设备区域安装AI视频监控,结合巡检记录仪数据,自动识别漏检行为并预警;

- 动态清单:根据设备更新、季节变化(如防汛、迎峰保电)动态调整巡检清单,确保无新增漏项;

- 案例警示:每月通报巡检漏项导致的典型案例,组织值班人员开展“反事故”讨论;

- 季度复盘:每季度汇总评价数据,分析漏项趋势,优化评价指标及巡检管理措施。


六、FAQs(常见问题解答)

Q1:因设备临时检修导致巡检计划变更,漏项是否扣分?

A:需提前在巡检系统中报备变更原因及审批记录,经确认后不扣分;未报备者按漏项处理,确保“有变更必记录、有记录可追溯”。


Q2:巡检时发现隐蔽性隐患,但未在既定清单内,是否计入履职成效?

A:计入并额外加分(1次加3分),同时将该隐患对应的检查项补充至巡检清单,实现“发现1项隐患、完善1项流程”。


Q3:新入职值班人员巡检漏项多,评价标准是否放宽?

A:设置3个月“过渡期”,过渡期内采用“双人巡检”模式(新员工+老员工),漏项主要追责老员工;过渡期后执行统一标准,确保安全底线不放松。


Q4:智能巡检系统数据与人工记录冲突时,以哪个为准?

A:以智能巡检系统数据(如轨迹、时间戳)为首要依据,人工记录作为补充;出现冲突时,由评价组核查原因,避免人工补记造假。


Q5:因突发故障处置导致巡检中断,剩余项目未完成如何评价?

A:需在值班日志中详细记录故障处置情况及巡检中断节点,经运维专工确认后,未完成项不扣分,但需在故障处置后24小时内补检并报备。


七、评价保障措施

- 数据真实保障:巡检记录仪数据加密存储,禁止篡改;评价组定期抽查数据完整性,发现篡改者按不合格处理;

- 公平公正保障:评价标准提前公示,每位值班人员的评价结果由2名及以上评价员交叉审核,异议可申请复核;

- 安全保障:评价过程中如需现场核查,需严格执行变电站安全规程,办理工作票,避免引发安全风险。


消息提示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