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科技力量赋能安全
用数据力量驱动管理

AI安全生产风险管控系统的核心架构:分级防控的技术基础

来源:深圳市赛为安全技术服务有限公司 阅读量:0 发表时间:2025-10-11 13:27:57 标签: AI安全生产风险管控系统

导读

AI 安全生产风险管控系统需构建 “数据采集 - 风险识别 - 分级判定 - 智能处置 - 闭环跟踪” 的全流程架构,适配体育用品多品类生产特性。数据采集层通过部署物联网设备(如温度传感器、压力传感器、视频监控),实时采集球类硫化温度、健身器材焊接火花、运动鞋服涂胶 VOCs 等关键数据;风险识别层运用机器学习算法(如卷...

AI 安全生产风险管控系统需构建 “数据采集 - 风险识别 - 分级判定 - 智能处置 - 闭环跟踪” 的全流程架构,适配体育用品多品类生产特性。数据采集层通过部署物联网设备(如温度传感器、压力传感器、视频监控),实时采集球类硫化温度、健身器材焊接火花、运动鞋服涂胶 VOCs 等关键数据;风险识别层运用机器学习算法(如卷积神经网络 CNN、循环神经网络 RNN),自动识别数据异常(如硫化温度骤升、焊接火花超标);分级判定层参照 “低、中、高” 三级风险标准,结合体育用品生产风险特性,将 “硫化温度超 180℃”“焊接火花引燃隐患” 列为高风险,“涂胶 VOCs 浓度 80-100mg/m³” 列为中风险,“裁断机防护栏轻微松动” 列为低风险;智能处置层针对不同风险等级推送对应措施,高风险触发设备紧急停机,中风险推送人工整改通知,低风险纳入常规巡检;闭环跟踪层通过系统记录整改过程与结果,形成风险管控台账。

系统还需具备 “品类适配” 功能,针对球类、健身器材、运动鞋服分别建立专属风险模型,如球类模块重点训练 “温度 - 压力” 关联分析算法,健身器材模块优化 “金属粉尘 - 焊接火花” 识别模型,确保分级防控更精准。

赛为安全 (3)

⚽ 球类生产风险的 AI 分级防控:聚焦高温与压力隐患

针对球类生产的硫化高温与内胆压力风险,AI 系统实行 “三级动态防控”。高风险场景(如硫化温度超 180℃、内胆压力超 1.2bar):系统通过硫化机的双温度传感器与充气设备的压力传感器,实时采集数据,当检测到超阈值时,1 秒内触发设备紧急停机,同时推送报警信息至车间主任与安全员手机,联动车间声光报警器提醒现场人员撤离,自动生成 “停机 - 排查 - 重启” 的处置流程单。

中风险场景(如硫化温度 170-180℃、内胆压力 0.9-1.2bar):系统通过算法预测温度 / 压力变化趋势,推送 “调整加热功率”“降低充气速度” 的预警通知至操作人员,同时在系统界面标注风险点位置,指导人员现场检查设备参数,整改完成后需上传调整记录,系统自动核验数据是否回归安全范围。

低风险场景(如硫化温度波动 ±5℃、内胆压力下降 1%-3%):系统将风险点纳入 “常规关注清单”,提醒班组在每日巡检时重点核查,无需立即处置,但需记录波动原因(如原料批次差异、环境温度变化),形成风险关联分析报告,为后续工艺优化提供数据支撑。


🏋️ 健身器材生产风险的 AI 分级防控:紧盯机械与焊接隐患

健身器材生产的金属切割机械伤害、焊接火花引燃风险,通过 AI 系统实现 “设备联动 + 视频识别” 的分级防控。高风险场景(如切割设备光电护手失效、焊接火花引燃周边物料):系统通过视频监控的 AI 识别算法(CNN 模型),实时捕捉 “无防护操作”“火花飞溅至易燃物” 等画面,同时结合设备传感器数据(如光电护手未触发信号),立即切断设备电源,启动车间喷淋系统(针对焊接火灾),推送救援指令至应急小组,同步调取周边监控画面,辅助人员判断现场情况。

中风险场景(如切割粉尘浓度 10-15mg/m³、焊接排烟机风速 0.3-0.5m/s):系统通过粉尘传感器与风速传感器采集数据,对比安全标准(粉尘≤8mg/m³、风速≥0.5m/s)后,推送 “清理粉尘收集槽”“检修排烟机电机” 的整改通知,明确整改时限(如 2 小时内),整改过程中系统实时监测数据变化,超时未整改将升级风险等级。

低风险场景(如切割刀具磨损超 0.1mm、焊接螺栓扭矩偏差 ±1N・m):系统自动关联设备维护台账,推送 “刀具更换提醒”“扭矩校准计划” 至维修人员,无需紧急处置,但需在下次设备维护时优先处理,同时记录磨损 / 偏差数据,分析设备损耗规律,优化维护周期。

赛为安全 (4)

👕 运动鞋服生产风险的 AI 分级防控:防范裁剪与涂胶隐患

运动鞋服生产的面料裁剪机械伤害、涂胶化学品风险,AI 系统通过 “操作识别 + 气体监测” 实现分级防控。高风险场景(如裁断机单手操作、涂胶 VOCs 浓度超 100mg/m³):系统通过视频 AI 识别 “单手按压启动按钮” 的违规动作,或气体传感器检测到 VOCs 超标,立即暂停设备运行,推送 “规范双手操作”“检查通风柜密封性” 的紧急通知,同时在涂胶车间启动防爆排风扇,加快有害气体排出,操作人员需完成安全培训答题(针对违规操作)后方可重启设备。

中风险场景(如裁断机防护栏未完全闭合、涂胶 VOCs 浓度 80-100mg/m³):系统通过红外传感器检测防护栏状态,或气体传感器数据预警,推送 “闭合防护栏”“更换活性炭吸附层” 的提醒,指导人员现场整改,整改完成后系统自动检测防护栏闭合信号、VOCs 浓度数据,确认达标后解除预警。

低风险场景(如裁剪边角料堆积超 10cm、涂胶工具未归位):系统通过视频识别 “物料堆积”“工具乱摆放” 的画面,推送 “清理边角料”“规范工具存储” 的提示至班组长,纳入班组交接班检查内容,整改情况需拍照上传系统,形成 “风险 - 整改 - 核验” 的闭环记录,避免小隐患累积成大风险。


📊 AI系统分级防控的落地保障:数据联动与人员协同

为确保 AI 系统分级防控有效落地,需构建 “数据互通 + 人员培训 + 考核监督” 的保障机制。数据联动方面,系统需与企业现有 MES 系统、设备管理系统对接,同步生产计划、设备参数、人员排班等数据,避免 “数据孤岛”,如根据生产计划预判高风险工序(如批量焊接作业),提前调整系统预警灵敏度。

人员培训方面,针对不同岗位开展 “AI 系统操作专项培训”:操作人员需掌握 “风险预警查看”“整改记录上传” 的基础操作;安全员需熟悉 “风险等级判定标准”“应急指令下发” 的流程;管理人员需学会 “风险数据分析”“防控效果评估” 的方法,培训后通过系统实操考核(如模拟高风险场景处置)方可上岗。

考核监督方面,将 AI 系统风险管控效果纳入绩效考核,如 “高风险处置及时率”“中低风险整改达标率” 占绩效权重 15%,达标给予奖励,未达标扣减绩效;每月通过系统生成 “风险管控报告”,分析各品类风险分布、高发时段、整改情况,找出防控薄弱环节(如某车间焊接中风险频发),针对性优化系统算法或人员操作规范,持续提升分级防控效率。


消息提示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