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科技力量赋能安全
用数据力量驱动管理

精密仪器行业AI安全生产隐事排查找出设备运行中的隐性故障点

来源:深圳市赛为安全技术服务有限公司 阅读量:1 发表时间:2025-09-11 16:25:15 标签: AI安全生产隐事排查

导读

非铺装路面涵盖砂石路、泥泞路、冰雪路、碎石路、陡坡、涉水路段等多种类型,其最大特点是路面附着力低、凹凸不平且状况多变,对越野车的动力输出、轮胎抓地力和驾驶员操作技巧都有极高要求。
在砂石路面行驶时,要控制好车速,避免急加速和急刹车。急加速会导致驱动轮打滑,不仅浪费动力,还可能使车辆失控;急刹车则容易...

一、非铺装路面的特点及行驶核心要点

非铺装路面涵盖砂石路、泥泞路、冰雪路、碎石路、陡坡、涉水路段等多种类型,其最大特点是路面附着力低、凹凸不平且状况多变,对越野车的动力输出、轮胎抓地力和驾驶员操作技巧都有极高要求。

在砂石路面行驶时,要控制好车速,避免急加速和急刹车。急加速会导致驱动轮打滑,不仅浪费动力,还可能使车辆失控;急刹车则容易让车轮抱死,在砂石的滚动作用下,车辆制动距离会大幅延长,且可能出现侧滑。行驶过程中,方向盘操作要平稳,避免猛打方向,防止车轮碾过较大石块时因受力不均导致车辆偏移。同时,要留意路面上的坑洼和凸起,提前减速绕行,若无法绕行,需低速缓慢通过,减少车辆颠簸对底盘和悬挂系统的损伤。

泥泞路面的关键是保持车辆动力的持续输出,避免中途停车。进入泥泞路段前,可观察其他车辆留下的车辙,尽量沿着车辙行驶,因为车辙处的路面相对坚实。行驶时要稳住油门,保持匀速,让车轮获得稳定的驱动力,若出现轻微打滑,可稍微加大油门,但不要猛踩,以免车轮深陷。若车辆陷入泥泞,不要强行多次尝试脱困,以免车轮越陷越深,应先下车观察路况,采取铺垫树枝、石块等措施增加地面附着力后再尝试驶出。

涉水路段行驶前,需先判断水深,一般来说,水深不宜超过车轮半径。行驶时要低速匀速通过,避免中途停车或换挡,防止水倒灌入发动机。通过积水后,要轻踩几次刹车,利用刹车盘的热量蒸发水分,恢复制动效果。

赛为安全 (20)

二、四驱系统的类型及适用场景

越野车的四驱系统主要分为全时四驱、分时四驱和适时四驱三种类型。

全时四驱系统始终保持四轮驱动,前后车轮分配一定比例的动力,具有较好的行驶稳定性和通过性,适用于大多数非铺装路面,如砂石路、轻度泥泞路等。在正常行驶时,它能自动调节前后轴的动力分配,应对路面的轻微变化,让驾驶员无需频繁切换驱动模式,操作相对简便。

分时四驱系统需要驾驶员手动切换两驱和四驱模式,通常有 2H(高速两驱)、4H(高速四驱)和 4L(低速四驱)三种模式。2H 模式适用于良好的铺装路面,可降低油耗;4H 模式适用于砂石、冰雪等需要一定驱动力和稳定性的非铺装路面,能在较高车速下提供额外的抓地力;4L 模式则通过放大扭矩,为车辆提供强大的驱动力,适用于陡坡攀爬、深陷泥泞或穿越岩石等极端复杂路况,但车速通常需控制在 30 公里 / 小时以下。

适时四驱系统会根据路面情况自动切换两驱和四驱模式,在正常路面以两驱行驶,当检测到车轮打滑时,自动将动力分配到其他车轮。它适用于轻度非铺装路面,如雨后的砂石路等,对于极端复杂路况,其通过性相对有限。


三、四驱系统的操作方法及注意事项

使用分时四驱系统时,切换模式需在车辆静止或低速(通常低于 5 公里 / 小时)状态下进行。从 2H 切换到 4H 时,直接将换挡杆或旋钮拨至 4H 位置即可;从 4H 切换到 4L 时,需先将车辆停稳,挂入空挡,再切换至 4L 模式,待系统切换完成后再挂入行驶挡位。需要注意的是,在铺装路面上禁止使用 4H 和 4L 模式,否则会因前后轴转速不同步,导致传动系统过载,损坏分动箱等部件。

全时四驱系统在行驶过程中无需手动切换模式,但部分车型会提供不同的驾驶模式选择,如雪地模式、泥地模式等。驾驶员可根据具体路况选择相应模式,系统会自动调整动力分配、油门响应和换挡逻辑,以适应不同路面需求。例如,在雪地模式下,油门响应会变得迟缓,避免动力输出过大导致车轮打滑,同时换挡时机也会提前,保持较低转速,提供更平稳的动力。

无论使用哪种四驱系统,在非铺装路面行驶前,都要检查系统是否正常工作,查看仪表盘上的四驱指示灯是否显示正常。行驶过程中,若发现四驱系统出现异常噪音或指示灯闪烁,应立即停车检查,排除故障后再继续行驶。


四、非铺装路面特殊场景的驾驶技巧

在陡坡攀爬时,需提前切换至 4L 模式,利用低速高扭矩的特点提供充足动力。起步时要缓慢踩下油门,保持车辆匀速向上行驶,避免中途停车。若中途不得不停车,要立即拉起手刹,同时将变速箱挂入倒挡(手动挡)或 P 挡(自动挡),防止车辆后溜。下坡时,同样使用 4L 模式,利用发动机牵阻制动控制车速,避免频繁踩刹车导致制动系统过热失效,可通过换挡来调整车速,必要时轻踩刹车辅助减速。

在碎石路段,要特别注意保护轮胎和底盘。轮胎气压可适当降低(具体数值根据轮胎型号和路况调整),增加轮胎与地面的接触面积,提高抓地力。行驶时尽量避开尖锐的碎石,若无法避开,要低速通过,减少碎石对轮胎侧面的切割。同时,要注意底盘的保护,避免车辆底部与地面的石块发生碰撞,可通过观察前方路况,选择相对平坦的路线行驶。

在交叉轴路段(即车辆两侧车轮分别处于高低不同的位置,导致一侧车轮悬空),要保持稳定的车速和方向,让四驱系统自动将动力分配到有抓地力的车轮上。此时,驾驶员不要猛打方向或急踩油门,以免干扰四驱系统的工作,耐心等待车辆通过障碍。

赛为安全 (21)

五、FAQs

问题 1:在非铺装路面行驶时,发现车辆开始侧滑,应如何操作来纠正车身姿态?

当车辆在非铺装路面出现侧滑时,驾驶员要保持冷静,切勿急打方向盘或猛踩刹车,这两种操作都会加剧侧滑。正确的做法是:若车辆向左侧滑,应轻打方向盘向左修正,同时稍微减小油门,让车辆重心逐渐回正;若向右侧滑,则向右轻打方向盘。需要注意的是,方向盘修正的幅度要小,且要与车辆侧滑的方向一致,遵循 “顺打顺回” 的原则。

在修正过程中,要持续观察车辆的行驶轨迹,当车身开始回正时,及时回正方向盘,避免因修正过度导致车辆向相反方向侧滑。同时,要根据路面情况调整车速,待车身完全稳定后,再逐渐恢复正常行驶速度。此外,若车辆配备车身稳定系统(ESP),要确保其处于开启状态,该系统能通过对个别车轮施加制动,帮助车辆纠正侧滑姿态。


问题 2:不同类型的非铺装路面,对轮胎气压的调整有何不同要求?

不同非铺装路面对轮胎气压的要求存在差异。在砂石路面,可将轮胎气压降低至标准气压的 80% 左右,降低气压能增加轮胎与地面的接触面积,提高抓地力,同时减少车辆在颠簸时的震动,保护轮胎和悬挂系统。

泥泞路面需要更低的气压,通常为标准气压的 60%-70%,更低的气压可使轮胎胎面与泥泞地面更好地贴合,增大摩擦力,防止车轮打滑,同时轮胎的变形量增大,能更好地包裹地面的凸起物,提高通过性。

冰雪路面的轮胎气压应略高于标准气压的 10%-20%,较高的气压可减少轮胎与地面的接触面积,在冰雪表面形成更大的压强,使轮胎更容易切入冰雪层,增加抓地力,同时也能减少轮胎在低温下的变形,避免胎侧过度磨损。

需要注意的是,轮胎气压调整后,要在行驶一段距离后再次检查,确保气压稳定。同时,行驶结束后,要将轮胎气压恢复至标准值,以免影响车辆在铺装路面的行驶性能和轮胎寿命。


问题 3:在极端复杂的非铺装路面,如大坡度岩石路段,四驱系统应如何操作,同时配合哪些驾驶技巧?

在大坡度岩石路段,四驱系统需切换至 4L 模式,该模式能通过分动箱将发动机扭矩放大,为车辆提供强大的驱动力,满足攀爬岩石所需的动力需求。同时,要关闭车身稳定系统(ESP)和牵引力控制系统(TCS),因为在岩石路段,车轮需要一定的打滑来调整姿态,这些系统的介入可能会限制动力输出,影响车辆通过性。

驾驶技巧方面,首先要规划好行驶路线,观察岩石的分布和坡度,选择岩石相对平整、坡度较缓的路线行驶。接近岩石时,要低速缓慢行驶,让车轮逐个碾过岩石,避免两个车轮同时压在高低差异较大的岩石上,防止车辆倾斜过度。

在攀爬过程中,要稳住油门,保持匀速,避免频繁加减油门,防止车轮打滑。方向盘操作要精准,根据车轮的位置和车身姿态及时调整方向,让车轮始终行驶在岩石的凸起部位,获得更好的支撑。若车轮卡在岩石缝隙中,不要强行加油,应稍微后退,调整方向后再尝试通过。

下坡时,同样使用 4L 模式,利用发动机牵阻制动控制车速,脚轻放在刹车踏板上,仅在必要时轻踩刹车辅助减速。同时,要保持方向盘正直,让车辆沿直线下坡,避免在坡上转弯,防止车辆侧翻。

赛为安全 (16)

问题 4:四驱系统在使用过程中,出现异常噪音或指示灯闪烁,应立即采取哪些措施?

当四驱系统出现异常噪音(如金属摩擦声、齿轮撞击声)或指示灯闪烁时,应立即停车,避免继续行驶导致故障扩大。停车后,将车辆挂入空挡,拉紧手刹,关闭发动机,检查四驱系统的换挡杆或旋钮是否处于正确位置,若发现位置异常,可重新操作至正确模式,再启动发动机观察是否恢复正常。

若模式正确但故障依旧,需检查分动箱油液是否充足(部分车型可通过油尺查看),若油液不足,可能导致系统润滑不良产生噪音,此时应补充同型号油液后再试。若油液正常,且无法判断故障原因,不要擅自拆卸或尝试维修,应拨打救援电话,等待专业人员到场检修。

在等待救援过程中,要将车辆停放在安全位置,开启危险报警闪光灯,并在车辆周围设置警示标志,提醒其他车辆注意。若在偏远地区,要确保手机电量充足,以便与外界保持联系。


问题 5:在非铺装路面行驶时,如何判断是否需要切换四驱模式,以及切换的最佳时机是什么?

判断是否需要切换四驱模式,主要根据路面状况和车辆行驶状态。当车辆在非铺装路面出现以下情况时,需切换四驱模式:两驱模式下驱动轮出现打滑,车辆动力无法有效传递;车辆行驶在泥泞、冰雪、碎石等附着力较低的路面,感觉车身稳定性下降;即将进入陡坡、交叉轴等复杂路段,需要更强的动力和通过性。

切换四驱模式的最佳时机是在进入复杂路况前,提前完成模式切换。例如,在即将驶入泥泞路段前,将四驱系统从 2H 切换至 4H;在攀爬陡坡前,切换至 4L 模式。避免在车辆已经出现严重打滑或陷入困境时才切换模式,此时切换不仅可能无法顺利完成模式转换,还可能加剧系统磨损。

在行驶过程中,若发现路面状况突然变差,如从砂石路进入泥泞路,且车辆出现轻微打滑,应立即减速,在确保安全的前提下停车,完成四驱模式切换后再继续行驶。切换模式时,要确保车辆处于静止或低速状态,按照正确的操作步骤进行,避免因操作不当损坏四驱系统。


消息提示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