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业互联网 + 危化安全生产”:特殊作业审批与作业管理信息化场景的构建
导读
危化行业的安全生产关乎企业的生存发展,更关系到社会的稳定与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特殊作业作为危化生产中的高风险环节,其审批与管理的规范性、高效性至关重要。随着工业互联网技术的飞速发展,将其融入危化安全生产,构建特殊作业审批与作业管理信息化场景,成为提升危化企业安全管理水平的重要途径。这不仅能打破传统管...
危化行业的安全生产关乎企业的生存发展,更关系到社会的稳定与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特殊作业作为危化生产中的高风险环节,其审批与管理的规范性、高效性至关重要。随着工业互联网技术的飞速发展,将其融入危化安全生产,构建特殊作业审批与作业管理信息化场景,成为提升危化企业安全管理水平的重要途径。这不仅能打破传统管理模式的局限,还能实现对特殊作业全流程的精准把控,为危化安全生产筑牢 “智慧防线”🔒
构建信息化场景的必要性
在危化行业中,动火、进入受限空间、盲板抽堵、高处作业、吊装、临时用电、动土、断路等特殊作业,每一项都伴随着较高的安全风险。传统的特殊作业审批与管理模式存在诸多弊端,难以满足现代危化安全生产的需求。
传统审批流程繁琐,多依赖纸质单据传递,审批环节多、效率低,容易出现审批延迟的情况,进而影响作业进度。同时,纸质单据不易保存和查询,一旦发生安全事故,难以快速追溯审批过程和相关责任。在作业管理方面,多依靠人工巡检和记录,存在信息传递不及时、数据不准确等问题,无法实时掌握作业现场的动态,难以及时发现和处理作业过程中的安全隐患。
而工业互联网具有实时感知、高效传输、智能分析等特点,将其应用于特殊作业审批与作业管理,能够实现审批流程的数字化、作业过程的可视化、管理决策的智能化。通过构建信息化场景,可以有效提高特殊作业审批效率,确保审批的规范性和严肃性;实时监控作业现场的人员、设备、环境等情况,及时预警和处置风险;还能积累大量的作业数据,为后续的安全管理优化提供数据支撑。对于危化企业而言,这是降低安全事故发生率、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必然选择🚀
特殊作业审批信息化场景的构建
特殊作业审批是特殊作业安全管理的第一道关卡,构建审批信息化场景,能够从源头把控风险,确保每一项特殊作业都在规范的流程下开展。
数字化审批流程设计
依托工业互联网平台,搭建线上特殊作业审批系统,将传统的纸质审批流程转化为数字化流程。首先,由作业申请部门通过系统填写作业申请单,详细录入作业名称、作业地点、作业内容、作业时间、参与人员、危险因素分析、安全措施等信息,并上传相关的作业方案和风险评估报告。系统会根据作业类型和风险等级,自动匹配对应的审批流程和审批人员。
审批人员通过系统接收审批任务,可在线查看作业申请的全部信息,包括风险评估结果和安全措施是否到位。对于存在疑问的地方,可通过系统与申请部门进行实时沟通,提出修改意见。审批过程中,系统会自动记录每一位审批人员的审批意见、审批时间,确保审批过程可追溯。当所有审批环节完成后,系统会自动生成电子审批凭证,作业人员可通过移动端 APP 扫码查看或下载打印,作为作业许可的依据📝
同时,系统可设置审批时限提醒功能,当某个审批环节超时未处理时,自动向相关审批人员发送提醒消息,避免审批延迟。对于重大风险的特殊作业,还可在系统中设置多级会审功能,组织安全、技术、生产等部门的专业人员进行线上会审,共同评估作业风险和安全措施,确保审批的科学性。
电子票证管理
将特殊作业的各种票证,如动火作业许可证、进入受限空间作业许可证等,纳入电子票证管理系统。电子票证与审批系统无缝对接,审批通过后自动生成电子票证,票证上包含作业的基本信息、审批信息、有效期等内容,并带有唯一的二维码或电子印章,确保票证的真实性和唯一性。
作业人员在作业现场需出示电子票证,管理人员通过移动端扫码即可验证票证的有效性。电子票证的有效期由系统自动控制,过期后自动失效,避免出现超期作业的情况。此外,电子票证系统还能对票证的使用情况进行实时统计和分析,包括不同类型作业的票证数量、审批通过率、过期票证数量等,为企业的安全管理提供数据参考📊
特殊作业管理信息化场景的构建
特殊作业管理信息化场景的构建,旨在实现对作业过程的全方位、全过程监控,及时发现和消除安全隐患,确保作业安全有序进行。
作业现场实时监测
利用工业互联网的感知技术,在作业现场部署各类传感器和监控设备,如人员定位设备、气体检测仪、视频监控摄像头、温湿度传感器等,实时采集作业现场的人员位置、气体浓度、温度、湿度、作业设备运行状态等信息。
人员定位设备可实时追踪作业人员的位置和移动轨迹,当作业人员进入禁入区域或超出作业范围时,系统会立即发出声光报警,并向管理人员的移动端 APP 推送报警信息,提醒管理人员及时处理。气体检测仪能够实时监测作业现场的有毒有害气体和可燃气体浓度,一旦浓度超标,系统自动报警,同时联动现场的通风设备开启,降低气体浓度。视频监控摄像头可对作业现场进行 24 小时不间断监控,管理人员通过监控平台可随时查看作业现场的实时画面,了解作业进度和作业人员的操作规范情况📹
作业过程记录与追溯
通过移动端 APP 和智能终端,实现作业过程的数字化记录。作业人员在作业前,需通过 APP 进行签到,系统自动记录签到时间和人员信息。作业过程中,作业人员需按照规定的时间间隔,上传作业现场的照片或视频,记录作业进展情况和安全措施的落实情况。当作业过程中出现异常情况时,作业人员可通过 APP 及时上报,管理人员收到上报信息后,可快速调度资源进行处理。
系统会自动存储所有的作业记录,包括作业前的准备情况、作业中的操作记录、作业后的验收情况等,形成完整的作业档案。这些档案可通过作业编号、作业时间、作业地点等关键词进行快速查询和追溯。一旦发生安全事故,管理人员可通过调阅作业档案,快速还原作业过程,分析事故原因,明确相关责任,为事故处理和后续的安全改进提供依据🔍
作业人员管理
建立作业人员信息数据库,将作业人员的基本信息、资质证书、培训记录、作业经历等纳入数据库管理。在特殊作业审批前,系统会自动校验作业人员的资质是否符合作业要求,如动火作业人员是否持有有效的动火作业证书,进入受限空间作业人员是否经过相关的安全培训等。对于资质不符合要求的人员,系统会自动拒绝其参与作业,从源头上保障作业人员的专业性。
同时,通过人员定位系统和培训管理系统,对作业人员进行动态管理。记录作业人员的培训情况,当培训证书即将到期时,系统会自动提醒作业人员进行复训;根据作业人员的作业经历和安全表现,对其进行安全等级评定,为作业人员的调配提供参考。这种信息化的人员管理方式,能够有效避免无证上岗、培训不到位等问题,提高作业人员的安全意识和操作技能👷
信息化场景的协同与集成
特殊作业审批与作业管理信息化场景并非孤立存在,而是需要与企业现有的其他信息系统进行协同与集成,形成一个完整的 “工业互联网 + 危化安全生产” 体系。
与企业资源计划(ERP)系统集成
ERP 系统包含企业的生产计划、物资管理、人力资源等信息,将特殊作业审批与管理系统与 ERP 系统集成,能够实现信息的共享与联动。例如,当特殊作业需要使用某种设备或物资时,系统可自动查询 ERP 系统中的设备库存和物资储备情况,确保作业所需资源的及时供应;作业人员的考勤和绩效信息可同步到 ERP 系统,实现人力资源管理的一体化。
与安全生产管理信息系统集成
安全生产管理信息系统包含企业的风险分级管控、隐患排查治理等信息,两者集成后,特殊作业审批系统可根据风险分级管控结果,自动确定作业的风险等级和审批流程;作业管理系统中发现的隐患信息可自动同步到隐患排查治理模块,形成隐患排查、整改、验收的闭环管理。通过这种集成,能够实现特殊作业安全管理与企业整体安全生产管理的无缝衔接。
与应急管理系统集成
在特殊作业过程中,一旦发生突发事件,需要快速启动应急响应。将特殊作业管理系统与应急管理系统集成,当作业现场出现紧急情况时,系统可自动向应急管理系统推送事故信息,包括事故地点、事故类型、受影响人员等,应急管理系统可根据这些信息快速生成应急救援方案,调度应急救援队伍和物资,提高应急处置效率。这种协同集成,能够为特殊作业的安全提供更全面的保障🚨
构建信息化场景的保障措施
构建 “工业互联网 + 危化安全生产” 特殊作业审批与作业管理信息化场景,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企业从多个方面提供保障,确保场景的顺利构建和有效运行。
技术保障
企业要加大对工业互联网技术的投入,选择成熟、稳定、安全的技术方案和软硬件设备。搭建安全可靠的工业互联网平台,确保数据传输和存储的安全性,防止数据泄露和被篡改。同时,要注重技术团队的建设,培养或引进一批既懂危化安全生产知识,又掌握工业互联网技术的复合型人才,负责信息化场景的搭建、维护和优化。定期对系统进行升级和维护,确保系统的功能能够满足企业不断变化的安全管理需求。
制度保障
建立健全与信息化场景相适应的管理制度,明确各部门和人员在特殊作业审批与作业管理信息化过程中的职责和权限。制定特殊作业信息化审批流程规范、作业现场监测数据管理办法、电子票证使用管理规定等制度,确保信息化场景的运行有章可循。加强对制度执行情况的监督检查,对违反制度的行为进行严肃处理,维护制度的严肃性和权威性。
人员培训
加强对企业员工的培训,提高员工对 “工业互联网 + 危化安全生产” 理念的认识,使其了解信息化场景的功能和操作方法。对于作业人员,重点培训移动端 APP 的使用、作业过程中的数据上报、异常情况处理等内容;对于审批人员,重点培训线上审批系统的操作、审批标准的把握等内容;对于管理人员,重点培训系统数据的分析与应用、作业过程的监控与调度等内容。通过分层分类的培训,确保每一位员工都能熟练运用信息化系统,充分发挥信息化场景的作用。
安全评估
定期对特殊作业审批与作业管理信息化场景进行安全评估,识别系统存在的安全漏洞和风险点,并采取相应的措施进行整改。评估内容包括系统的技术安全性、数据安全性、管理制度的有效性、人员操作的规范性等方面。通过持续的安全评估和改进,不断提高信息化场景的安全性和可靠性,为危化企业的特殊作业安全保驾护航🛡️
将工业互联网技术深度融入危化企业特殊作业审批与作业管理,构建信息化场景,是危化行业安全生产发展的必然趋势。这不仅能提升特殊作业管理的效率和精度,更能为危化企业的安全发展注入新的动力。危化企业应积极拥抱这一变革,结合自身实际情况,稳步推进信息化场景的构建与完善,让 “工业互联网 +” 成为危化安全生产的 “智慧引擎”,推动危化行业向更安全、更高效的方向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