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科技力量赋能安全
用数据力量驱动管理

怎样强化现场和过程安全管控力度?​

来源:深圳市赛为安全技术服务有限公司 阅读量:0 发表时间:2025-07-25 14:53:02 标签: 现场过程安全

导读

近年来,全球工矿商贸领域事故率居高不下。据应急管理部统计,2022年我国工矿商贸行业共发生事故1923起,死亡1823人,其中80%以上与现场管理疏漏、流程失控直接相关。强化安全管控不仅是法律要求,更是企业降低风险、保障员工生命健康的核心手段。本文从技术、管理、文化三维度切入,提出系统性解决方案。

安全管控是企业可持续发展的基石

近年来,全球工矿商贸领域事故率居高不下。据应急管理部统计,2022年我国工矿商贸行业共发生事故1923起,死亡1823人,其中80%以上与现场管理疏漏、流程失控直接相关。强化安全管控不仅是法律要求,更是企业降低风险、保障员工生命健康的核心手段。本文从技术、管理、文化三维度切入,提出系统性解决方案

赛为安全 (7)

五大核心策略

1. 构建数字化安全管控体系

通过物联网(IoT)与人工智能技术,实现现场风险实时监测与预警。例如,部署智能传感器监测设备温度、压力、气体浓度等参数,结合AI算法分析异常趋势,提前触发警报。赛为安全的“安全眼”软件可整合多源数据,生成可视化风险热力图,辅助管理者精准定位隐患。

应用场景:化工生产、建筑施工、能源开采等高危行业。

优势:减少人工巡检盲区,提升响应速度,降低人为误判风险。

2. 推行全员安全责任制

建立“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责任网络,明确管理层、班组长、一线员工的职责边界。例如,通过“安全积分制”将个人行为与绩效挂钩,激励员工主动排查隐患。同时,开展安全领导力培训,提升管理者风险预判与应急决策能力。

创新点:引入“行为观察卡”,要求员工每日记录安全行为,形成闭环反馈。

3. 标准化流程与双重预防机制

基于风险分级管控(Risk Grading)与隐患排查治理(Hazard Management),建立“事前预防-事中控制-事后改进”的全流程标准。例如,在化工行业推行HAZOP(危险与可操作性分析),系统识别工艺流程中的潜在风险点,并制定针对性控制措施。

数据支撑:国际劳工组织(ILO)研究表明,实施双重预防机制的企业事故率可降低40%-60%。

4. 强化应急响应与演练

制定分层级应急预案,覆盖火灾、泄漏、坍塌等典型场景,并通过VR模拟、桌面推演等方式提升演练实效性。例如,某钢铁企业通过VR技术模拟煤气泄漏事故,员工应急操作准确率提升70%。

关键点:定期评估预案有效性,确保与企业实际场景高度匹配。

5. 持续改进与文化建设

建立PDCA(计划-执行-检查-改进)循环机制,定期复盘事故案例,提炼管理经验。同时,通过安全文化墙、安全标语、安全月活动等载体,潜移默化地塑造“我要安全”的氛围。

赛为安全 (46)

FAQs:解答关键疑问

Q1:如何选择适合的安全管理软件?

A:需关注三大维度:

功能适配性:是否支持风险评估、隐患排查、培训管理等核心模块?

数据安全性:是否通过ISO 27001认证,防止敏感信息泄露?

服务响应:是否提供定制化部署与7×24小时技术支持?

推荐产品:赛为安全“安全眼”软件,已服务超500+家企业,支持多终端同步与自动化报表生成。


Q2:安全培训如何避免形式化?

A:需结合“理论+实操+考核”三步法:

防御性驾驶培训:模拟复杂路况,提升司机风险预判能力。

情景化演练:如模拟设备故障场景,要求员工在限定时间内完成处置。

考核挂钩晋升:将安全培训成绩纳入绩效考核与晋升标准。


Q3:如何平衡安全管控与生产效率?

A:通过“风险分级管控”实现双赢:

对高风险作业实施严格审批,中低风险作业优化流程。

引入HSE(健康、安全、环境)顶层设计,将安全目标融入生产规划。

案例:某汽车工厂通过优化设备点检流程,事故率下降35%,同时产能提升12%。

赛为安全 (17)

结语

安全管控的本质是通过技术赋能、制度约束与文化渗透,构建“零事故”的系统性屏障。赛为安全提供的“双重预防机制建设”与“安全管理提升”服务,可为企业量身定制解决方案,助力实现长效安全目标。


消息提示

关闭